查看原文
其他

别人约了梁朝伟,陌陌约了贾樟柯

2015-06-11 二毛 广告文案

前两天被梁朝伟的影评刷屏了。


啊……

这事不是都过去好几个小时了吗?

你还来扯啊?

不跟热点我看你微信有毛用?

这么晚来跟热点你做微信有毛用?

你老板没教育过你,新时期的广告狗要让自己跪在热点前、躺在热点后、趴在热点上吗?

差评!广告文案狗!!反应这么慢!!!


我估计你看到第一句话心理活动可能是上面这样子的。


还好,还好,我今天要扯的不是梁朝伟那篇的影评,我要扯的是陌陌COO写给导演贾樟柯的一封邀约信。


首先,要确定一点的是,陌陌主动约贾导肯定不是因为他的颜值


然后,温馨提示下:看完这封信的时间≈你撸完3根羊肉串的时间。



“手头上的事情先放一放,看看陌陌是怎么约我的”


贾樟柯导演:


你好。


我是陌陌的COO,写这封信是因为想邀请你操刀我们的电视广告,市场部的同事说你想了解一些背景信息,但我觉得发个产品介绍的PPT就太无聊了,我还是以我的方式写一封邮件,简单先聊聊。


成年以后,出于羞涩的自尊,我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是某某的粉丝,但你的电影我基本都看过了,非常喜欢,也很感动。我在其中看到了一种非常真实和诚恳的情绪,那些镜头和叙事符合我的生活经验,而不是恰恰相反。


13年的时候我在书店顺手买了一本《任逍遥》,看完之后还发了条微博:“逛书店看到这本书就买来翻了翻,里面还是有些很不错的对话。任逍遥是我最喜欢的贾樟柯作品,因为它很诚实。年轻的时候,总有人像殷勤的导购一样向你推销明天或者希望。但多数时候明天很糟糕,在割裂的社会断层结构里,生活也压根没什么希望。电影很诚实的叙述了这一点。”


和很多来自县城的年轻人一样,我的青春期抛弃在了烟熏火燎的录像厅、杂草丛生的铁路道岔以及钢砖密布的街头。我的很多同伴们成长以后有了新的身份,改头换面并和过去的自己交割的一干二净。90年代有个叫黄金刚的左派歌手,曾经发表过一张回光返照般的民谣唱片,悼念了日益衰落的工业文明和道德,其中有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聪明,只要赶快抹杀自己的过去。”


后来市场经济以俾睨的姿态占有了这个国家,并推动着它滚滚向前,物质在不断膨胀,而精神却没有充足的供给。我总能想起过去,想起我曾经生存时的苦闷。现在发生什么本质的变化了吗?只不过精斑遍地的录像厅换成了莺歌燕舞的KTV包间,那些呐喊以及哭泣仍然带着踉跄的回音,无数的年轻人还在前赴后继地被同样的生活痛斥,而他们的痛苦和不安无人问津。只有欲望通宵达旦,弥漫在高耸的楼宇和阴暗的地下。


城市化的发展太快了,眨眼间,基于单位和家庭的社会基本单元都被更加松散的结构冲击的七零八落,人在社会之中的从属关系变得非常模糊,年轻人在其中则承载了更大的无所适从。但互联网给了他们释放的出口,起码通过手机,有了新的表达和对话的机会,他们也得以借此探射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


陌陌作为一款年轻的社交产品50 30566 50 15264 0 0 3915 0 0:00:07 0:00:03 0:00:04 3914trong>,有着上亿的用户在上面互动,它得以能在短短的时间成长并且走到了纳斯达克,我觉得其本质还是它在某种程度上让年轻人有了精神层面的慰藉。人的问题始终还是需要靠人来解决,依靠自渎、思考、娱乐,仅仅能消解片刻的虚无,但只有人与人的互动交流才能打磨出生命的弧度。尼采说,人的价值惟有和他人相照,才能被衡量出来。在来自他人的观照之下,才有机会窥视自己的内心,不管那是孤独或是丰满。这也是我们努力做的:连接那些应该连接的人。所以我们很关心在意他们的感受,他们得到快乐了吗,他们得到满足了吗,他们找到那个试图寻找的人了吗,我们为此还能做些什么。



《任逍遥》剧照,放在这缓解下你的眼睛疲劳


在《任逍遥》之后,我看到贾导的电影比较少的或者不再集中的关注年轻群体,从《三峡好人》到《天注定》,电影的视角也越来越多元化,但我代表陌陌非常希望能够和你一起拍一部能够表现年轻人生活状态的TVC。我喜欢粗糙的、真实的、愤怒的、具备颗粒感的东西,但我每次打开电视都很气馁。我为什么要看到这些像蒙汗药一样的玩意?我为什么要看到一群年轻人笑逐颜开,就因为出了新的快餐。我为什么要看到全家人其乐融融,围绕着一罐饮料。这不是我所见识到的、从背后把我抡倒在地的生活,我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困惑:那些窗明几净的电影,它跟我有什么关系?


先说到这里吧。想邀请你做这个事情,往公了说,是觉得你的价值观、电影语言、导演风格和陌陌想传递的品牌感觉是一致的;往私了说,就很简单,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你的电影。我也是山西人,2000年离开那里来北京上大学,几年后我和留在当地的朋友一起看了《小武》。他曾经是个意气风发的混混,在90年代末招摇过市而后在门市部过着被遗忘的生活。可能你不喜欢别人老念叨这部片子,因为它代表着某种被定格的过去,谁不希望像伟大领袖号召的那样永远前进呢?但我的朋友当时眼含热泪,在冰冷的出租屋里拼命想阻止它流下来,我一直都无法忘记。


期待你的回复。


我不确定这封信是不是真的出自陌陌COO王力之手,但我很喜欢这封信里的文案措辞。


它流露出满满的诚意,还有对贾樟柯电影的私人化解读看起来也丝毫不矫饰。


我记得第一次看《小武》的时候,躺在大学宿舍上铺看的,那会泪腺比较发达,看完后发觉枕巾都湿了。


因为那部电影让我在异乡想起故乡那些年轻和慢慢不再年轻的人。


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有句话,叫“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的”,贾樟柯《小武》之后的电影,除了他给画家刘小东拍的纪录片《东》之外,我每看一部都能“想起身边的这个人或者那件事”。


后来我在一本叫《一个人的工厂》的书里读到过一句话,“在工业化初期时代的今天,我们,人,无法逃离一个零件的命运。”


我觉得那句话用来解读贾樟柯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为过。


当然,对电影的观感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回到陌陌邀约贾樟柯的这封信上从广告传播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诚意营销”。


这种公开信的方式作为这次陌陌整体传播的一个环节,既预热了陌陌接下来的宣传动作,也让人看到陌陌在做出转变。


是不是意图拉拢那些有文艺情结的年轻人我不得而知,但至少我觉得,陌陌联手贾樟柯,是想借一款社交产品,来跟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说点什么。


可能是握手言和,也可能是扎上一针。




和我在开头提到梁朝伟写给尔冬升新片《我是路人甲》的影评一样,陌陌这次以公开信的方式主动邀约贾樟柯,都算得上是一次非常好的“诚意营销”。


这两个范本或许都能够给我们一个启示:


当你的品牌不知道要对你的目标受众说点什么的时候,作为创始人或者品牌负责人,你不妨坐下来,点上一根烟,摆上两瓶酒,跟他们说说心里话。


这可能不会带来直接的KPI,但能让人感觉到你的产品,是有人情味的。


人和人交流,才能打动人。


不是吗?




广告文案原创稿件,文中筛选文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加个人微信ashesend获得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